企劃書.人生任務.上課日期及講義

博伽梵歌講義

By 白光

2015.9.12

 

博伽梵:無所不能的上主、至上的人格化身(上主-克里師那)。歌:詩詞歌賦,話語。

瑜珈界最高的指導經典,世界四大名著之一,以歌集方式呈現,共有18章,700首詩句,紀錄西元前1500年間,發生在印度的摩訶婆羅多(大印度)戰役。

 

造物主化身的克里師那,是大將軍阿尊那的戰車御者。當阿尊那看到雙方陣營的都是自己的長輩、親戚、朋友,於是意志消沉,不想作戰,不敢作戰,此時,克里師那便對阿尊那開示,他們之間的對話,就是博伽梵歌。

 

克里師那(kṛṣṇa):至上的吸引力、造物主,萬物依他而存在,至上意識、頂輪、黑色。經由靈修所達到的境界。一切感官的主人。

1.具屬性至上本體:受造化勢能影響的至上本體,類似太極。

2.不具屬性至上本體:不受造化勢能影響的至上本體,類似無極。

 

黑天神(天城體कृष्णIASTkṛṣṇa英語Krishna,字面意思為黑色,黑暗,或深藍色),又譯為奎師那克里希那,他還有許多名字如哥文達。最早出現於史詩《摩訶婆羅多》中,是婆羅門教-印度教最重要的神祇之一,被很多印度教派別認為是至高無上的神,也是最具吸引力者。按照印度教的傳統觀念,他是主神毗濕奴那羅延化身。注意不要跟印度教另外一位神「大黑天」相混淆,「大黑天」是濕婆的化身,而「黑天」是「那羅延」的化身。從20世紀60年代起奎師那信仰也在西方世界廣為傳播。

 

印度教裡黑天是最重要的神祇,被很多教派認為是最高神,包括流傳在西方的「國際奎師那知覺運動」(ISKCON)。在《摩訶婆羅多》中黑天向阿周那講述的《薄伽梵歌》已經成為印度教的最高經典之一。在佛教中被視為佛教的護法,佛的得力助手,其故事出現在《佛本生經》中。在耆那教教義里,奎師那是耆那教24位祖師之一。巴哈伊信仰則稱他是上帝在古代派遣到人間來教導人類的顯聖者。伊斯蘭教阿赫邁底亞運動的信徒認為奎師那是來自真主的先知。

 

毗濕奴梵文विष्णुIASTViṣṇu),也譯為毘紐笯毘濕紐維濕奴維修奴,較確切的音譯應為威世怒,其他稱號有訶利(Hari)、幻惑天王、那羅延佛教稱為那羅延天或遍入天印度教三相神之一,梵天主管「創造」、濕婆主掌「毀滅」,而毗濕奴即是「維護」之神,印度教中被視為眾生的保護之神,其性格溫和,對信仰虔誠的信徒施予恩惠,且常化身成各種形象拯救危難的世界,印度人大多信仰濕婆和毗濕奴。

毗濕奴上師:3.67力如來,大角星人。

黑天上師:10.23地菩薩,毗濕奴上師的分靈。

 

 

「般度王」是「持國王」是同父異母的弟弟,般度王死了之後,由持國王繼任。後來,分家產,由般度王的大兒子堅陣王來治國,治國良好,於是持國王大兒子難敵,設賭局騙堅陣,使堅陣失去王國,依約般度5子被流放12年,期滿後,般度5子向難敵要回屬於自己的王國,難敵不肯,於是在俱盧爆發此大戰18天,且幾乎把所有鄰邦都捲入,最後般度5子大勝,促成印度的大一統。

 

般度王有5個兒子,老大是「堅陣」。般度:想獲得靈性智慧的人。

 

般度五子:獲得靈性智慧的過程。

老五俱神:海底輪、土元素。

老四無種:太陽輪、水元素。

老三阿尊那:臍輪、火元素。

老二怖軍:心輪、風元素。

老大堅陣:喉輪、空元素。

使沉睡的拙火舒醒,上達眉心輪有餘的三摩地。

 

持國王:天生目盲,控制肉身的頭腦,有業力,盲目,無知、無明。代表具有因果業力的盲目心靈,有100個兒子,老大是「難敵」,秘書是「良知」。

良知:明辨是非、善惡的能力。心靈盲目的持國王無法看清實相的世界,而必須藉著具有明辨力的良知才能看清真相。

 

持國王百子:心靈本身沒有覺知與活動力,所以要靠五個感覺器官

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皮膚),有五個運動器官(聲帶、手、腳、前陰、後陰),在十方(東、南、西、北、東北、東南、西北、西南、上、下)運作。10*10=100代表心靈作用的特質。

老大難敵:習氣、三毒心、狡猾、邪惡等,表示最難克服的習氣。

 

達磨(法性、正義)之地:法性的戰場,即肉身,沒肉身沒辦法修。

俱盧(邪惡)之地:代表無人在世上所從事的靈修。行動之地(),我們所處的世界,即地球。

達磨與俱盧之戰:1.表示正義與邪惡之戰。2.降伏身心,從事靈修。

內在的修練,與外在人事物的淬煉。24小時都在進行,這就是修行。

 

第一章:阿尊那的消沉與躊躇

背景說明:

持國王問良知:我的孩子與般度的孩子正在準備作戰,他們集結在達磨與俱盧,現在情況如何?

 

雙方都已經佈好陣勢,般度方吹起海螺,這時阿尊那拿起大旗幟,觀察持方的陣勢,告訴克里師那,請將戰車開到兩軍之間,讓我仔細瞧瞧,有哪些人想打仗,還有我將與誰作戰。

 

克里師那吹奏五大元素的海螺,正代表著克里師那是五大元素之主,五大元素代表我們的神性。

 

克里師那說:所有的俱盧族成員都在這戰場上了。

 

阿尊那說:在兩軍中,看到了父輩、祖父輩、老師們、兄弟輩、兒子輩、孫子輩、朋友們、岳父和盟友們都在其中。這時阿尊那感到四肢無力、口乾舌燥、全身顫抖、毛髮豎直、全身發熱,弓箭掉在地上,內心徬徨無助,無法站在這裡。戰爭會殺死很多族人,且無法得到甚麼好處。我不貪求戰勝後的名與利與快樂。即使是獲得三界,我也不要,更何況是要殺掉他們,才能成就我們的王國,所以縱使我被殺,我也不願意殺他們。殺人會有業力呀。我們竟然貪圖一個王國而去殺害族人,這是滔天大罪呀。我寧願讓他們殺死我,我也比較自在心安。講完之後,心中悲痛,頹然倒在戰車上。

 

 

 

第二章:知識瑜珈

克里師那以知識瑜珈來開啟阿尊那的智慧。

 

克里師那說:阿尊那在此緊要關頭,你為何如此悲傷?這行為是不當的,它不能引你上天堂,反而會讓你遭受不名之譽。

 

阿尊那說:我寧可在世上乞食,也不願意殺害我的族人,我不知道是戰勝他們比較好?還是讓他們征服我們比較好?我氣量小,我心困惑,我到底該如何是好?

 

克里師那說:你一面說著有學問的話,又一面為不值得悲傷的事而悲傷。有智慧的人是不會為生死而悲傷的。實相是過去你、我等所有人都未曾不存在過,直到未來,我們也將繼續存在。靈魂在一個肉身中,歷經童年、青年、老年,之後再次取得一副肉身,智者不應為此而悲傷。所有的喜怒哀樂、七情六慾的變化,都是有來有去,都不是永恆。面對快樂與痛苦等煩惱都能堅定不移的人,才能達到不朽之境。

 

克里師那說:非永恆不變者,不會永遠存在。永不變易者,將永遠存在。肉身會毀壞的,而肉身之主,那無可限量的靈魂是永恆不滅的。

 

克里師那說:你應知遍佈一切的「那個」是不朽的,沒人能摧毀它。

克里師那說:我們的神性既不殺人,也不會被殺。我們的神性未曾生也未曾滅,不存在於過去,不存在於現在,也不存在於未來。我們的神性不經出生,本自存在且永遠長存。

 

克里師那說:我們的神性不可分割、不可見、不可思議、不可變異的。是用火不能焚燒,用水不能浸濕,用風無法吹乾,用兵器不能傷。是永恆、無所不在、永不變異,如如不動,亙古如一

 

克里師那說:所有的創造一開始都是未顯現的,直到中段才顯現,而到末了時,又再度不顯現。有生必有死,有死必有生,既然無法避免,你也就無須傷心。安住在身體內的自性是不會被殺害的,你不必為一切生靈悲傷。

 

自性:無論在哪種信仰都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,無論我們的看法是甚麼,或聽了別人再多的看法,還是無人可以了解自性的真實意。

自性含融一切,了知一切,能以此覺性來覺知一切和生活,即是自性起用。

 

法性:法性是指一切現象界所具有的真實不變的體性,諸法的實相。

 

克里師那說:阿尊那你應該考慮到你自己的法性職責,身為武士,作戰是你的職責,如果你不履行職責,會因失職而遭致罪行,喪失名譽。其他的戰士會認為你是因恐懼而臨陣脫逃,大家都會瞧不起你。

 

克里師那說:是苦樂、得失、勝敗都是ㄧ樣,奮力去作戰,將永遠不會有招致罪業。

 

吠陀經:塵世是受到悅性變性惰性三種屬性的束限。阿尊那你要超越這三種屬性的束缚,永遠處在無二元性的純靈性之境。

 

克里師那說:你有從事行動的權利,但無論如何不要要求行動的結果,不要讓行動的結果成為你從事行動的動機;你亦不可執著於不從事任何行動。

 

智者擺脫了善與惡兩者的束缚,捨棄一切行為的果報,解脫輪迴的束缚,達到永生平安。當你的智慧超越一切假相時,你將不會在乎過去曾聽過的及未來即將聽到的一切。

 

阿尊那問:ㄧ個住於三摩地中,具有般若智的人,他是如何說話?他的言行舉止是如何?

 

克里師那說:

當ㄧ個人屏棄了心中所有的慾望,而依止於自性時。不因苦而受擾,不因喜樂而生貪求,已擺脫執著、恐懼和憤怒者。

面對一切皆不起欲求之心,不論得到的是好的或壞的,既不欣喜亦不嫌棄。

誰能像烏龜一樣將四肢完全收進體內,也將其感官從外在標的中收攝回來。

在根塵之境中已能擺脫執著與嫌惡,能使一切遵從自性,善順自性。(斷食雖可以抑制對根塵的享樂,但「食欲」還在,唯有見「道」之後,才會中止一切欲求。)

在清明寧靜中,一切曾經歷的痛苦都消失了,其覺智很快就能安穩泰然。

當所有的慾望生起時,就像百川之水匯入大海,海面依然平穩沒有升降。

ㄧ個屏棄一切欲望,無所希求的行動,且沒有自我感,也不高傲的人,已達到不惑之境。

 

第三章 行動瑜珈

藉由不從事活動,並無法使人擺脫行動的業報,也無法緊緊靠著捨棄行動,就能證得圓滿。

 

無論何時,都沒有人可以片刻不從事活動。一切都來自造化勢能三種屬性的束缚,而不由自主的從事活動。

 

ㄧ個在自性中喜悅、在自性中滿足、在自性中自在的人,對他而言,沒有工作尚待完成。在此塵世中,他不會為了某種目的而行動,也不會為了某種目的而不行動,也不會為了某種目的而倚靠任何人。

 

從實相世界來看,沒有任何事物曾經被創造過,也就當然不會被毀滅。沒有任何事物是真實的存在,自然就不會有甚麼事已完成或甚麼事尚未完成之念。

 

以不執著之心,持恆的做該做的事,將可達至高之境。在三界之內「我」沒有任何應盡而未盡的職責,但我仍持續做著該做的事。

 

智者以不執著之心來行動,無知者以執著之心來行動。智者勿干涉無知者對行動的執著,一切行為都是受「造化勢能」的三種屬性力量所掌控,那是「自我感(或稱假我)

 

智者能了悟行為是受三種屬性力和屬性力之間的相互作用所控制,因此,智者不會執著於其中。

 

即便是眾生都依循緣業來行事,智者更是依自己的緣業來行事,那麼,壓抑能有甚麼用?

 

究竟是甚麼緣故會驅使一個人犯罪呢?縱使他無此意圖,但卻好似被迫違背自主意願去從事犯行。

 

它是由造化勢能中的變性力量,所生的慾望和憤怒所造成的,它們會吞沒一切,是人世間的大敵。

 

欲望如烈火般難以滿足,感官、心靈及智力都被欲望所盤據及迷惑,智慧也會被其障蔽。

 

你要控制你的感官,消除罪惡之因的欲望,因為它是世俗知識及靈性智慧的毀滅者。你應以「自性」來穩固心靈,以斷除那難以降伏的慾望之敵。

 

第四章 業的捨棄與奉獻的真義

雖然「我(自性)」是無始且永不變易,雖然我是一切萬有之主,然而,「我」將「我自己」置於造化勢能的作用下,由「我的自性」幻化而產生「我」。

 

雖然「我」是一切的創造者,但是你們應該知道,「我」並不從事任何行動,也永不變易,我不渴求行動的結果,也不受行動所染污,也不受業力果報的束缚。

 

能在行動中見到不行動,在不行動中見到行動的人,他是智者,他是無為而無所不為的人。在一切行事中不帶慾望,也沒有企圖心的人,他的業被智慧之火燒盡。(註:沒有「所擁有感」、沒有「自我感」的人,他了悟沒有任何一切的存在,所有的欲求於心中消失,即使他行動亦不會有行動之跡。)

 

智者捨棄對行為結果的執著,永遠滿足,且獨立自主不倚賴。他雖專心從事行動,但實際上,他未曾做任何事。

 

智者隨遇而安,滿足於所獲得的一切,沒有忌妒,超越二元性的對待,等同看待成功與失敗。雖然從事行動,但卻不受行動束缚。

 

所有的行動皆應依止於智慧。

你若想要了解各種智慧,你可以皈依智者,並以順服的方式來向他請示及服侍他,那麼他將會啟迪你的智慧。

 

當你了悟之後,你就永遠不再迷昧,你將會看到一切萬有都在自性中,也在「我」之中。

 

對真理有堅定信念的人,可以獲得智慧;能控制感官的人,也可以獲得智慧。一旦獲得智慧,可以使人達到至高無上的安祥平靜。

 

ㄧ位經由智慧而斷其疑惑者,ㄧ位安於自性者,他就不在受到業的束缚。

 

克里師那說:阿尊那,你應該要用智慧之劍,斷除心中無知所生的疑惑,起來作戰吧!

 

第五章 行動瑜珈的真諦-懷著「上主」的「念」行事

ㄧ個真正捨棄行動者(捨棄對行動結果的執著),既不會欲求,也不會嫌惡,他沒有二元性的對立。

 

若無瑜珈的修持,要達到真正的「捨棄」是很困難的,但從事瑜珈 修持的智者,可以很快地達到至上本體。

 

當他的自性已淨化,已能充分自制且感官皆已受降伏時,,他了悟「我」即眾生,眾生即「我」,即使從事活動,亦不會受到沾染。

 

了悟真理者,不論他是在看、聽、觸、嗅、食、行走、睡眠、呼吸、說話、捨棄、接受、睜眼、閉眼時,他都不認為自己有在做任何事。他都認為那只是感官對感覺事物的自然作用而已。

 

捨棄一切行動的執著,將一切行動都獻給至上本體者,就像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一樣,他也不會受任何罪業所染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