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篇文章:從根源做起,才有可能真正的解決問題
2014.5.7 16:00
By 白光
白光問小我:為何你看到朱小弟帶他的小學課本及作業去學校,你會恐懼?
小我答:朱小弟帶課本去學校,他有時候會將課本放在學校,沒帶回家,我沒看到課本,這時我就會ㄘㄨㄚˋ。同時,如果他拿作業去學校,如果老師當天沒改完,那我當天就看不到作業,這時我也會ㄘㄨㄚˋ。我會想去教室拿課本或是照老師拿作業,各種情況我都想過了,真是ㄘㄨㄚˋ的要死。
關於這個問題,其實我發現它只是一個表面的問題,因為除了A事件之外,一定會有其他的B、C、D等事件出現,它們都只是一個浮木而已,永遠都沒完沒了,所以我也想要把問題的根源解決。
小我繼續說,我知道原因如下:
1、因為我從小就很認真,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,所以我會想要掌控一切,儘量把所有的未知都轉成已知,把所有的變數降到最低。
2、這個應該也是自己的匱乏意識所造成的,一直想要擁有豐盛的生活,可以讓全家過得更好,表面上雖然好像不在意小朋友的成績,可是其實我的比較心與勝負心都是很重的,其實蠻在意小朋友的成績,也有一點擔心升不上國中部,連跟小朋友下圍棋、下跳棋、玩遊戲,我都是全力以赴,積極的求勝,當輸的時候,也會有點鬱悶,會想要贏回來,說明白點就是我不服輸的個性,什麼事情都要積極努力,這當然是優點,也是缺點,過與不及都是不好。
當我從高峰掉下來,我慢慢明白了這個道理,這十幾年下來,我已經儘量學著「慢」下來了。
這是我的收穫,雖然有時候,還是會急,但是已經很盡力了。我也是會告訴我自己,只是慣性一直在。需要時間慢慢改變,這一切都急不得,但是我會盡力。
3、不安全感會讓我想要抓住每個浮木,不管那是真的浮木,還是假的浮木,總之有抓到東西就好,至少暫時會心安,但我現在發現,這種心安也是一種假象,因為它也是藉由外物,假裝來麻痺自已,但其實,只有短期有效,但長期而言,它並沒有效果,只能治標,而無法治本,這是十幾年來的體悟。這十幾年來就是不斷的在抓浮木,不斷的讓自己心安的重覆過程,經由這過程,才真的發現,原來治標是沒有用的,治標短期有用,長期下來卻是沒有用的,我終於明白,還是真的要從根源做起,這才有可能真正的解決問題,我現在正在經歷這個過程,感覺很苦,可是真的是有進展的,這個過程真的很難形容,如人飲水、冷暖自知,只有自己走過才會知道這過程的艱辛,那十幾年治標的過程,也不能說完全沒用,那真的是一個過程,可以學會同理心和慈悲心。
4、我已經開始試著使用治本的方式來處理問題,我覺得效果不錯,心情也篤定不少,至少不會那麼的ㄘㄨㄚˋ,事情的進展,也比較圓滿。
回到朱小弟的問題,我想我最根本是要放掉對他的罣礙,我對他的人沒有罣礙,就不會對他的事物有罣礙,不然就會永遠沒完沒了。我突然想到我以前很依賴的一本書,游乾桂的那本「活得好的100個理由」中的第5個理由:放下掛念,我真的覺得寫的不錯,我的確不是千手千眼觀音,所以不可能什麼事都能或都會處理。一定要學會放下。
2014.5.7 18:00
處理方法:
1、真的需要時,去學校拿就可。
2、打電話給級任導師,尋求協助。(或是尋求愛心媽媽幫忙)
3、課本多買一套。
4、上網查詢,是否有相關書籍,或是有人PO上網。
5、相信書一定都在,只是晚上看到或是過一段時間才看到。
我需要釋放我的恐懼,並療癒它,我是有點怕怕的,我會儘量不去看他們的東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