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篇文章:經書是用來超越的,不是用來看的
2014.2.7
By 白光
前言:
白光與老子師父的對話:
白光:請問師父,道德經是您寫的嗎?
老子:百分之八十左右。
白光:非常深奧難懂耶。
老子:時空環境、文字與現在差異很大,取其精髓即可。
白光:該如何闡述?
老子:用新時代觀念、文字、語言來呈現,簡單化、講重點即可。
2014.1.25(六)上課時,帶著同學們到天上圖書館去看道德經,天上圖書館二樓放著心經,三樓放著金剛經,這次我們走到四樓,四樓放著老子道德經,請各位同學看看老子道德經的封面,看看作者到底是誰?並打開書看看裡面的內容為何?
有同學看到道德經作者是李耳(老子本名),也有看到道德經作者是自己的名字,有些則是空白、沒有名字等等。內容有些是有字,有些完全空白。有字的可能會看到眼前有一很大湖面,湖面上有一輪明月,字在空中飛,自己有領悟的字會穿越自己的心而消失不見,在空中飛舞的字則是還無法領悟的。字跑了幾天之後,會重新彙整出精華版、濃縮版的道德經。最後的最後,可能是幾個字,也可能是沒有字。
以上只是一個學習與體驗的過程而已,一點都不重要,重要在於能否真正領悟道德經的精髓。
天上圖書館真的有心經、金剛經、道德經嗎?根本就沒有,那為何白光還要帶同學去天上圖書館看這些經典?只有一個目的,那就是讓大家體驗何謂「所想即所是」,我們所想的東西是會成真的,大家所看到的道德經,不管長什麼樣子,都只是我們自己頭腦所幻化出來的產物,這些都是不能相信的,這些都是垃圾,修心重於修術,一切回歸到心性修持,回歸到我們是否能真正體悟道德經的精髓,最後將道德經化為無形,讓道德經消失,讓道德經成為我們真正的本質。
在尚未超越道德經時,道德經是寶;當超越道德經之後,道德經是垃圾。經書是用來超越的,不是用來看的,也不是用來研究的。
如果無法超越道德經的水準,那就離「開悟」很遙遠。
大家一起加油囉。^_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