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篇文章:豐盛·匱乏
2011.12.15
by 白光
我們有時候會覺得我們好累好累哦,我們的付出一直得不到適量的回報,心情變得越來越沉重,做事也提不起精神來,其實,這是一個匱乏的心理所造成的。
當我們的心在不斷付出的同時,我們的潛意識也不斷的吶喊「我需要回報」,而當此一現況失衡時,便會造成苦的來源。當我們本身就有匱乏的念頭時,我們呼喚而至的,不會是我們所想的豐盛,聞風而至的一定會是「匱乏」,能量跟隨思想,思想導引能量,這一切都是心念的作用,心想事成。
當我們付出太多時,會造成我們身心靈皆失衡,這時要採用的方法就是必須先打斷這個迴圈,讓這個能量流中斷,然後重新建立一個豐盛的迴圈。意思就是我們必須開源節流,第一步是先暫停付出或是減少我們的付出,如此可以減少我們的匱乏感,第二步是對於我們的付出不要求回報或是只要求少少的基本回報,不做預期的回報,如此也可以減少匱乏感。
這些要求回報的部分,都只是建立在人世間的小愛上面而已,例如親情、愛情、友情等,如果我們可以將小愛擴大為大愛的話,以慈悲心及菩提心的方式來幫助他人,而完全不要求回報,這樣的話,地球人類的生活將會漸漸豐盛,地球的振動頻率也將會慢慢提高。
當然,當這個匱乏迴圈已經運行很久一段時間,必然會產生很多負面能量,所謂濁去而新生,這些負面能量是必須先處理乾淨,後續才有機會重新架構豐盛迴圈。
豐盛迴圈的架立,首重於心念的產生,我們必須抱持著豐盛及感恩的信念,從細小處先建立起我們的自信心,在慢慢的擴展出去,如此正向循環才能達成豐盛的目的。我們應當時時保持正念,時時走在正道,我們應該隨時都在做善事,勿以善小而不為,不斷的幫助他人,不論是財佈施或是法佈施,都是很好的方式,甚至就只是單純的維持正念,也可以提升地球振動頻率。
豐盛是包含物質及精神兩大層面,此二者不可偏廢,必須維持平衡。此外,豐盛也不可能無限上綱,必須依個人福德適度適量的維持。
當我們本身是豐盛時,所們所付出的,是具有豐盛的能量,此能量將協助他人豐盛。當我們播下豐盛的種子時,未來我們必可摘取豐盛的果實。
祝福大家
擁有豐盛的果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