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篇文章:無所緣、無所行、無所修、無所得。
2013.3.27(修正版)
2013.11.7(再修版)
By 白光
ㄧ、無所緣:沒有需要依附、攀緣任何人事物,一切的一切安住於無所緣,安住於心,自能顯現自性之光。
根超越所緣境。
二、無所行:當我們領悟無所緣的精髓之後,自然明白無所行,修行之路是沒有固定的道路,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即可,每個人的道路都是獨一無二的,而且只能自己走,自己體悟、自己證悟,如此才能內化、深化成為自己真正的本質。
道超越所行道。
三、無所修:沒有需要修什麼法門,一切無為而為,也沒有固定的方法,甚至是連法都不見了,因為連法都是假的,也是垃圾,要丟掉,觀修於無修之境,即是無修,當無修時,沒有觀修本身,也無觀修之境。無修之修是謂大修。
果即無所修境。
四、無所得:最後,只會體悟原來根本就沒有修行的人,沒有修行的法門及境界,甚至是連修行這件事也沒有。我們沒有獲得任何東西,因為那是我們本來就擁有的,原本俱足。一切都只是ㄧ個學習的過程而已。